平台建设

平台建设

当前位置: 首页 -> 平台建设 -> 正文

进度安排与经费需求

发布日期:2013-03-12

四、进度安排与经费需求   
(一)进度安排   
          围绕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,遵循“资源是前提,标准是基础,机制是核心,技术是手段,法规是保障,共享是目的”的建设思路,按照择需择重、轻重缓急的原则,提出分步实施的建设方案,分阶段有序推进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。   整体进度安排如下: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首先摸清家底,全面了解全国自然科技资源情况;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、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,统一编目,统一描述规范标准;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遵循统一标准对资源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,完成自然科技资源e-平台和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虚拟博物馆建设,实现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;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、形成资源共享新的机制,实物自然科技资源实物共享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阶段进度安排如下: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。“十五”重点完成我国现有资源的系统调查,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,研究完善新的共享机制,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,搭建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构架,初步实现信息共享;“十一五”前三年扩大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的范围及规模,收集、整理和保存濒危、珍稀自然科技资源,实现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,并初步实现自然科技资源实物共享;后两年全面建成标准统一、体系完备、运转通畅、服务高效、保障安全并与国际接轨的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体系,实现自然科技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 1、“十五”(2004-2005年) 制定和完善八类资源1,000余套描述规范标准与300余个收集、整理、保存技术规程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跨部门、跨领域整合共享60家加盟成员的250余万份(号)自然科技资源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完成e-平台设计及虚拟博物馆总体架构,启动平台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,初步提供平台服务。   初步建立八大类自然科技资源网络数据库,试运行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,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自然科技资源库、圃、场、馆形成一个集中的虚拟网络平台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系统普查基础上,以与国家食物安全关系密切的作物和动物种质资源为重点,抢救性收集、整理和保护我国濒危、珍稀自然科技资源5,000份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制定完善自然科技资源描述规范实施条例,研究制定动、植物种质资源分发供种管理办法,制定动物种质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,修改植物种质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,修订微生物收集、保藏管理条例及制定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管理实施细则。   本阶段经费需求:3.6亿元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 2、“十一五”前期(2006-2008年)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地区累计整合共享500家加盟成员的1,000余万份(号)自然科技资源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补充现有植物种质资源20万份,动物种质资源300种,标本资源、实验材料等200万号(件)资源所缺乏的标志性或典型性、关键性信息和不规范的数据,提高共享质量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以农作物、林木、药用植物和动物种质资源为重点,抢救性收集、整理和保护我国濒危、珍稀自然科技资源10,000份,特别注重濒危动、植物种质资源的原生境保护或异地保护。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加强本土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分离、收集,新增各类微生物菌种资源10余万株,物种保存数量超过5000种,适当加强一些特殊、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发掘。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以农作物为重点,繁殖(复制或备份)50余万份自然科技资源,为这些资源的信息与实物共享提供可能。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调整、完善平台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,开展评价、咨询等服务,提高共享服务质量和效率。    建成并完善八大类自然科技资源数据库、虚拟博物馆,完成e-平台功能调试,接入互联网运行,培育一批从事共享服务科技人才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制定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准入条例,研究制定资源专业评价实施条例,制定自然科技资源保护条例,研究制定岩矿化石标本、标准物质(含标准样品)、人类遗传资源、生物标本共享管理实施细则。   本阶段经费需求:6.65亿元。   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“十一五”后期(2009-2010年)    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地区累计整合共享1,000家加盟成员的1,100余万份(号)自然科技资源。   
以农作物、林木、药用植物和动物种质资源为重点,抢救性收集、整理资源和保护我国濒危、珍稀自然科技资源5,000份,特别注重濒危的动物和植物种质资源的原生境保护或异地保护。   
    补充完善现有的25万份植物资源、200种动物资源、5万株微生物菌种资源、100万号(件)生物标本、岩矿化石标本、实验材料等资源所缺乏的标志性或典型性、关键性信息和不规范的数据,提高共享质量。   
     以动、植物资源为重点,繁殖(复制或备份)70余万份自然科技资源,实现这些资源的实物与信息共享。   
     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正常运行,为全社会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信息与实物共享服务,实现平台与国际接轨。   
     完善平台各类管理、实施条例,完善八大领域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,制定完善自然科技资源法(草案)。   本阶段经费需求:5.8亿元。   
       具体进度安排如下:   
           详细进度安排见表1、表2。   
 (二)经费需求   
       2004-2010年,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共需国拨经费16.55亿元,平均每年2.36亿元。主要用于八类资源整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、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及e-平台建设、关键性信息的补充、资源繁殖、珍稀濒危资源抢救性收集和保护、资源描述规范标准的制定、平台政策法规、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制定等。上述经费不包括基本建设经费、库(圃、场、馆)运转经费等。